据流行病调查,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为10.9%,其中需要透析的患者约有1%左右。以上海人口粗略估算,全市透析人群约在两万左右。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黄一帆 “打了上百个电话,走投无路了。透析病人68岁,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史等严重基础疾病。在周三病人核酸检测阳性后,我们家属马上电话居委会,但是被告知医院床位紧张。因为不能按时透析,病人昨天已经一天没有喝水。”4月22日,一位血透病人家属在新浪微博上发出上述求助信息。
血透,又名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肾脏代替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治疗过程中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机体外部,然后使用多根空心纤维所组成的特殊装置(透析器),将血液里多余的毒素及水分通过弥散的方式换到透析液之中,分离出来的干净血液再重新输入患者的体内。
由于治疗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必要性,血透患者在此轮上海疫情中备受关注。
封控下的血透难题
星程上海曹杨梅岭北路地铁站酒店的店长、总经理伍纳,已经在酒店连续工作近一个月了。她向记者回忆称,因为出现了感染者,他们酒店在3月27日早上开始接受封控,而在扫楼时,“我们发现有一位特殊的住客。”
伍纳的酒店靠近多家医院,所以平时有很多常住客人都是为了就近就医。“这位叫方华的住客,说自己有尿毒症,必须定期去医院血透,基本上是一周三次。”
为了方便去普陀区中心医院做血透,方华选择常住在医院100米外的星程酒店,但因为上海突发迅猛疫情,导致方华不仅被隔离在酒店里,而且碰上了血透难题。
和以往自己去医院不同,疫情封控下,方华每一次去血透都很不容易。
“我们把方华的情况反馈给了街道,曹杨街道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主任告诉我们有专门的对接医生。他在群里@了那个医生。”伍纳告诉记者,在社卫医生协调完后,他表示可以负责预约可以进行血透的医院。之后,该医生预约到了普陀区人民医院。
“在27号酒店被封控后,方华要29号晚上八点出去做血透。29号下午六点,对接医生给了我一张转运单。因为酒店处于封控状态,就必须要有转运单,120才会过来拉他。”伍纳说,有了转运单,120才将其送去医院。“直到30号上午,社卫医生通知我,说他回来了。方华回来之后,我们就沿途做消杀。”
记者了解到,上海因疫情采访全域静态管理期间,患者去医院就诊,除部分定点医院可以进行应急就医不需提供48小时核酸报告外,此前部分医院就医需拥有24小时的阴性核酸证明。而除了统一进行的核酸检测之外,此前单独的核酸检测必须要找街道开通行证。
4月21日,在上海市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障疫情期间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上海市防控办下发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民就医流程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医疗机构急救中心等单位,不得以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作为就医转送病人和接诊的限制。
另外,因为封闭以及大量医护人员投入到抗疫一线,可以进行血透的医院也“一床难求”。 伍纳说,后来有一次方华去了一家临时的血透中心,可以用于给尿毒症患者应急血透,但效果并不是非常好。
实际上,类似方华这样需要血透的病患在上海还有很多,据流行病调查,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为10.9%,其中需要透析的患者约有1%左右。以上海人口粗略估算,全市透析人群约在两万左右。
超负荷的医疗体系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下称“中国非公医协”)副会长兼肾脏病透析专委会主委梅长林说,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问题,如果病人感染,就可能把医护都感染,该医院就会被隔离;其次是血透治疗的特殊性。在正常情况下,上海的医疗单位和病人是相互匹配的。“如果一个单位出现阳性,那么该医疗单位应防疫要求可能就会被关闭。这意味着,原本在该地治疗的病人就需要去别的地方进行透析。”
在此情况下,上海的透析体系瞬间进入超负荷。
黄宇悦和李红生是从广东来上海支援本次疫情中密接和次密接透析患者的医护工作志愿者。据黄宇悦了解,他们所支援工作的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原本有300多位患者,20多位护士和80台机器。“我们达到医院以后发现医护非常忙碌,已经在超负荷工作了。”
浦东人民医院四楼被改建为应急血透中心,负责接密接和次密接的透析患者。李红生表示,在本轮上海疫情爆发前,该楼层曾是医院的消化内镜介入室楼层。由于是改建的应急血透室,该楼层中并没有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而上述系统是为需透析的病人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所必备的。
除四楼外,黄宇悦告诉记者,浦东人民医院的五楼和六楼均有透析患者。六楼共有80台血透机器,主要用以新冠核酸阴性的需血透患者。
为完成应急血透,李红生表示,有关部门和医院临时划拨了一部分CRRT机(俗称床旁透析)。据了解,四楼的应急血透中心共有12间房,每间房配备一台CRRT机。
和普通透析机液体在机器内部混合配置后使用不同,CRRT机在透析过程中用独立包装的置换液走机器外部管路。但 CRRT多为一对一治疗,时长为 6-8小时,特别占用医护人力。
李红生告诉记者,之所以要有CRRT是因为可以摆脱供水和污水处理缺乏的限制。CRRT机价格较普通透析机更高,透析效果也较好。
为让血透中心维持正常运转,黄宇悦告诉记者,分队进行三班倒,一般5-6个小时一班,最早的一批上班时间是7:15从酒店出发,轮到晚班有时候会工作到一两点。
“工作时间是为了保护我们,因为防护服的有效保护时间就是6小时左右。”黄宇悦表示,“我们都严格按照三级防控标准在做好防护”,除戴帽子、口罩、护目镜等常规护具外,进入血透室的医护人员每天需要穿两层隔离衣、一层防护服,佩戴两至三层手套。这实际上为医护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黄宇悦告诉记者,一般而言,中心一天会接待20多位需血透的患者,每位患者每周需要透析2-3次。但黄宇悦表示,上述的20多位患者数字并不固定,密接或次密接患者需要等待120去接。此外,由于是接待密接和次密接病人,偶尔会发生密接病人阳性确诊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该病人会被送至定点的阳性患者接待医院。而如果阳性患者转阴后会来四楼应急透析中心。“而如果120接来,我们是会安排他们上机的。因此,120就算是半夜接来患者,我们也要为他透析。”她表示,非危重病人120一般不会半夜送来,这样的情况非常罕见。
作为一名血透医生,李红生的主要职责是了解病人的病史、用药情况、体重信息等,以为护士提供调整具体的透析操作指导。“当然,特别危重的病人就不适合在应急血透室进行透析,一般来说,我们还是力求平稳。”
“有些病人比较焦虑,但能来的绝大多数患者情绪都比较稳定。由于目前医疗资源比较紧张,有些病患有可能就三四天甚至五六天才排得到。所以,他们的饮食上也不太敢吃,也不太敢喝。因为很多人没有尿,要通过透析才能把多余的水分拖出来,否则就容易心衰。”李红生表示。
不过,他明显感觉到目前上海血透病人的血透需求正在得到缓解。“以往我们会将病人排成两班,一班病人有12名。在之前两班病患都是能全部排满的。即一个房间的病患下机后,在进行消杀后,另一位病人就能够接上。现在差不多有一半的房间不用排第二班。”
李红生所关注到的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应急血透中心就医人数的改变,正是目前上海政策调整的一处缩影。4月21日上午举行的第160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表示,根据《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民就医流程的通知》,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推诿或延误治疗。
星夜增援上海血透
直到4月22日,李红生医生和黄宇悦护士来上海增援血透工作已经19天,他们将日常工作的血透工作区域称为“舱内”,换衣等区域称为“舱外”或“安全区”。
他们同属于百伦透析连锁,所不同的是李红生来自广州增城百伦,黄宇悦来自广东惠来百伦。
“我们百伦是中国非公医协的会员单位,在收到非公医疗协会发出的邀请后,百伦内部就发了通知,让我们自愿报名去上海支援。”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非公医协组织第一批召集的增援上海血透自愿者,李红生和黄宇悦一行在4月3日到达了上海。作为其中的一支分队,包括上述两人在内的23人负责支援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梅长林表示,这次协会先后派出三批,共计176名增援上海血透的医护人员,分为16个分队分别增援上海不同医院的血透工作。李红生和黄宇悦即属于第一批抵沪人员。
梅长林还是本次中国非公医协援沪血透医疗队的总领队。梅长林告诉记者,协会在3月31日深夜收到了浦东新区新冠肺炎防控办的委托函。“他们希望我们能够找一些能够为血透病人进行透析的医护到沪支援,上海目前非常短缺这类人员。”
“4月1日早晨,我们开始部署工作,并进行动员。第一批协会召集了70多位符合条件的医护人员,这部分人员抵沪后,分为了6支分队,先分配到浦东6家所需的医院中去。”梅长林表示。
“以往上海每年都有增加新机器,基本上都能够保证新增的病人和新增的机器数量之间的平衡。患者的需求基本都能满足。”梅长林表示。
据其透露,目前,为解决疫情下,上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上海建立了部分临时应急血透中心。一般而言,血透病人的标准治疗需要一周三次,每次4小时左右。一位医护可以同时看管5-6台机器,即5-6位病人。不同医院的排班班次也有所不同,有的二班,有的三班、甚至四班。
“我们倡导要发展社会办医,建立血透中心。社会办医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让病人就近治疗。能够帮助公立医院缓解当地血透病人需求。”梅长林表示,实际上此前在政策上已经允许社会办医进入血透领域。但是因上海医疗资源此前较为充沛,因此尚未批准社会办医设立血透中心。“在一些城市发生疫情后,公立医院负责阳性的需血透病人,阴性血透病人则分给独立血透中心去保障,因此不太会出现血透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
此外,据其透露,上海目前能够接待新冠阳性确诊患者就医的医院包括浦东的周浦医院、华山医院北院、瑞金医院北院、浦东医院等。
(应受访者要求,方华系化名)